网上有关“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下面结合社区实际,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深感解放思想对社区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思想解放应成为工作创新的永恒动力,大连的社区正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即使在发展领先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思想解放永不停滞。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做到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我们和大连存在不少差距,反映在多个方面,但最根本的还是在思想观念上。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新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发展快,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区工作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高为居民服务的形式与质量。重点开展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助残和社会优抚、社区为老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商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将社区就业和为老服务作为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勇于破除不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传统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大胆汇聚居民力量、领导干部力量、社会单位力量、群众团体和其它组织力量等,形成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合力,营造和谐社区大家建,大家管的良好氛围。
二、丰富活动载体,建立群众参与平台。
大连社区基础设施无论在硬件条件,还是在为民服务的软件建设上都做的非常出色,“服务是生产力,服务是竞争力,服务是吸引力”在这几个地方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城市绿化,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他们为社会单位、组织和居民群众服务理念层次都是很高的。竞争,就是要结合实际,发挥自己的特色。我们要从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抓起,提高居民素质,群众的事要发动群众参与,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社区干部要进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让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通过让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服务活动来体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意义,通过推选社区楼栋长,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加强社区与群众的联系,增进邻居之间的理解。让居民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与相识、沟通的乐趣。通过媒体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楼栋长优秀事迹,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社区发动社区单位、居民寻找社区建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某一方面的不足递交“社区改善方案”。发挥社区单位、结对单位、在职党员和居民群众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建立政策法规宣传岗、文明新风倡导岗、党员创业先锋岗、环境卫生管理岗、社会治安维护岗、关爱留守儿童岗等岗位,形成群众参与,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健全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型社区党建。
要想群众支持社区工作,实现追赶跨越的目标,社区干部首先要为居民做好事、办事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以“共建阳光家园,共享和谐成果”为主线,完善服务体系。发挥党员服务站阵地作用,按照“功能齐全、设备完备、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的要求,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流程,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细化服务内容,实现服务居民的全覆盖。建立社区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加强与帮扶单位、共建单位、医疗服务中心、辖区企业等单位的联系,结合资源共享,双向服务,把为民服务的面加大、加宽。着重解决社区居民关注的就业、就医、就学、治安、环境、文化等问题,建立党员关怀、帮扶机制。为老龄党员搭建发挥余热的平台。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抓好社区办公用房的解决落实,提高服务群众的硬件平台。
凭借我们广大社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以往党建工作的经验和此次考察学习的收获,依靠上级组织与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浅谈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增强党性、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如何让党员教育工作为更多的党员干部接受并取得实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居民群众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为了进一步强化和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社区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当前是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导致党员经济地位出现了差异;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增大;社会思潮多元化,给党员理想信念造成了冲击;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了党员自身需求的变化。社区党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党员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变化的形势,政策观念比较模糊;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亟待加强;有的党员知识老化,缺乏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有的党员是退休人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自己无岗位、无责任、无负担,只满足于定期的组织生活,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社区党员教育工作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理论教育上存在教条化倾向,使党员感到枯燥无味;信念教育上口号化,缺乏说服力和渗透力。同时,对党员进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不足,不够系统,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不够;党员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一些工作抓得不到位,力度不大,特别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还缺乏有效手段。
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部分党员不注重加强学习、锤炼党性、提高素质。二是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还不是很充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在非公经济党建、社区党建和流动党员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对口袋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不严。
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第一,狠抓三个重点,切实加大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严把入口。随着现在社区老龄化的进一步扩大,社区急需输入新鲜血液来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这时各社区党组织更要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通过“二个不发展”,即积极分子考察不满一年的不发展,未参加社区入党分子培训的不发展,以确保新发展党员的素质。
二是疏通出口。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滞留在党内,将严重腐蚀党的肢体,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明确不合格党员的界限,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对受劝退、除名处置的党员,要扎实做好思想工作。
三是规范制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作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化的倾向,在重点抓好党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在每个党员的入党纪念日,要求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向党员提出希望和要求。
第二,强化四项措施,积极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途径。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是强化班子建设。班子机构健全、坚强有力,是开展、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把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择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社区换届选举,调整充实党组织班子,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建立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协助社区领导班子做好社区党建各项工作,尤其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从而强化社区党组织力量,为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强化方法创新。为了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活动室主阵地作用的同时,适时采取“帮扶结对”、“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形式和方法,强化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训中因人施教,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增强针对性,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入党时间长的党员,注意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对年龄较轻、入党时间短的党员,注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三是强化活动组织。在抓好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党员实践活动,使教育形式由“理论宣讲式”向“实践教育式”延伸。切实转变作风,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党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党内大事及有关文件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及时向党员传达。对大事要主动找党员商议,充分征求意见。
第三,构建五项机制,不断增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员先进性的关键环节,也是党建工作中带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是构建党员终身学习机制。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着重加强党章、十八大报告等重要文件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掌握政策和运用政策的水平,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学习形式的有效性。坚持以启发引导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学习教育上的主渠道作用,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二是构建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切实维护好党员权利。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党员权利的教育和党员权利的保障,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和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设岗定责以及文明创建等活动,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
三是构建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动态经济,党员的流动性、交往的广泛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使党员的活动领域、活动方式在不断变化。针对党员流动性增强的特点,为防止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要建立“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向互动机制,强化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对外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探索设立党支部,既维护外出党员的权利,又便于加强对外出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
四是构建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以社区党员服务站为阵地,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十佳党员先锋”等活动,调动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凡属党组织的重大问题,都要组织党员或党员议事会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党内信息沟通反馈渠道,建立意见建议采纳办理制度,保证党员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精心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责任感。
五是构建党员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把一些看似虚的指标,通过定性分析,量化到学习生活、志愿服务等具体的指标中去,加强对社区党员的考核管理。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个人自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发挥带头作用情况等能够得到有效监督。
关于“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严良斌]投稿,不代表竹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odbgbl.cn/post/11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竹日号的签约作者“严良斌”!
希望本篇文章《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竹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学习如何搞好社区建设心得体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