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放开传闻又疯传,交易所约投行做宣导?放开门槛?求证:多为假消息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赵昕睿 林坚)“通知让抓紧报好企业,未盈利企业IPO也开闸”,有关IPO发行放开的各种说法一时间令市场或振奋,或不安。且有三个传...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赵昕睿 林坚)“通知让抓紧报好企业,未盈利企业IPO也开闸”,有关IPO发行放开的各种说法一时间令市场或振奋,或不安。且有三个传闻版本不断演绎:

  率先传开的就是午后最出圈的发言,有创投人士表态“IPO可能常态化发行,并称昨日已接到交易所通知,有好企业赶紧申报”;紧随其后,又出现“很多券商接到了交易所的通知,要求有好的企业就尽快申报,积极准备申报材料”的宽泛版本;到了傍晚,IPO放开传闻再度升级,“说交易所已经在约各大投行的时间做宣导了。听说的版本是科创板门槛适当降低,主板开放消费类,明天下午上交所有培训,听说是会放开点,每年100-150家左右”。

  实情如何?IPO发行近期有何变化?财联社记者向券商、投行、保代以及创投机构等进行了解,并梳理了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整体来看,一些说法其实在“科八条”等政策中已经明确,其他多个为演绎的假消息。

  关注一:是否有明确文件和通知?答案是NO

  受访多位投行人士均一致表示,目前包括交易所在内的相关监管系统部分未以正式文件、官方通知形式下发申报指引,券商未收到相关明确通知。

  类似“约各大投行的时间做宣导了。听说的版本是科创板门槛适当降低”,这类传闻更是假消息。

  当然,从程序上来看,当前申报通道始终处于常态化开放状态,优质企业可随时按既有流程申报。

  对于为何对申报指引这件事敏感,个别投行人士直言,主要是现行上市标准虽然存在适用未盈利科创企业的财务标准,但二级市场尤其在行情较为低迷的当下,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上市容忍度较低,审核企业上市时也较为谨慎,导致相关企业的上市进展较为缓慢。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计发行102家IPO,募资金额为662.80亿元,与2023年相比,同比分别下降67.52%、81.54%;同时,IPO撤否量居高不下,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从2025年数据来看,目前仅有13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各有4家,北交所2家,合计占比近77%。

  如何看传闻提到的“预计每年约150-200家,即一周约两三家”“每年100-150家左右”?事实上,150家的提法,在年初各券商的研报上早已有估算,是市场上传播已久的一种预期猜测。综合多位券商投行人士的观点来看,通常情况下,每年IPO家数并不是规划出来的。

  仅个别投行人士称,此次传闻与此前已经在市场和业界有过出现讨论的“邀请制”有关,对投行和项目都有了一些倾向的引导。不过也有投行负责人对此表示并不认同。记者留意到,在邀请制类似的表述上,不同投行有关负责人的态度有明显出入。

  比较明确的主流观点有两种。

一是从目前监管导向及市场环境来看,常态化发行概率或不大,前景仍未明朗,IPO小范围开展为普遍说法;

二是在过去,通过专项答疑、个案指导等“沙盒监管”式的弹性引导已经充分给了预期。他们认为,既为制度创新预留试错空间,又通过“动态评估、快速响应”机制守住风险底线。

  记者也从创投公司相关人士了解到一些关键因素。有关IPO常态化发行传闻与当下港股递表热情高涨或息息相关,特别是在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优化审批流程的背景下,IPO赴港上市审批流程也大大加快。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41家企业向港股递表,较去年同期12家相比增长3倍以上。市场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升温。

  有投行人士针对今日IPO相关传闻强调道,“抓紧申报好企业”不仅符合监管导向,审核标准也受到市场积极鼓励。推动更多好企业、优质企业上市才是券商投行共同发力的目标。

  关注二:IPO预期、前景在哪?科八条等政策已明确

  多家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未收到专项通知。

  但近期投行圈对政策动向的探讨热度显著提升,部分投行已着手梳理储备项目,方向就是科技创新有关企业,如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还有可能形成产业并购的项目。两项业务并行也是加快建设一流产业投行建设的核心引擎。

  部分投行人士对IPO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大时代即将恢复”,并推崇“新常态化”这个理念。从2024年四季度行情来看,各项数据显现IPO新常态正在形成,辅导备案数量回暖的同时,北交所正成为券商布局热土。

  监管层明确表态过,要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以当前实际情况看,以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为例,可视自身情况选择“预计市值+营业收入”“预计市值+研发成果”等不同标准申请上市,目前已有50余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证监会2024年正式对外发布的“科八条”中提到,稳步推进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动态评估优化相关制度规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平稳有序推向其他市场板块,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如此来看政策端的鼓励很鲜明,不仅限于科创板。

  目前来看,无论是新股还是在审企业,大多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属性较强,也是国家政策和市场主要关注的方向,这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渠道,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从行业分布看,消费、科技、工业及医疗等占比较高,科技属性较强。

  受访对象普遍认为,当前传闻与监管层“培育硬科技、服务双循环”的战略部署匹配,并没有超预期。与之有关的政策、提法、表态在过去一年非常密集,就比如“科八条”。

  就在最近,在《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证监会明确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并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战略性产业。

  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将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实施好“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链补链等实施并购重组,优化并购重组估值、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临近全国两会召开节点,有投行人士分析称,两会对IPO市场发行或有增量政策,相关预期有所提升。传闻掀起大规模的讨论,核心也与市场主体对政策红利的期待强烈有关。

  关注三:如何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怎样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还要科学辨别

  在采访过程中,受访人士也多次提到了对于如何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怎样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这个维度的思考。相关企业不符合审核标准导致资产荒是更需关注的问题。

  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标准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资产价值评估主要有收益法、市场法、资产基础法三种基本方式。在实践中,由于科技型并购重组标的的经营和财务数据普遍不完整,价值比率难以确定,导致市场法中的上市公司比较法和交易案例比较法操作难度较高,此外,科技型企业固定资产普遍较低,资产基础法的适用性也不足。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目前审核过程中对于IPO企业一般性的行业与技术问题,以交易所、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判断为主,此外上交所内设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主要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技术咨询,而对于一些复杂或无先例的技术创新问题判断,监管部门则会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专家进行咨询。

  然而,这种评价机制下容易导致路径依赖,即监管部门依赖历史经验判断,对于那些新技术、新模式在“看不懂、看不清”的情况下会过于谨慎,再叠加一些财务、法律问题,容易“错杀”某个技术创新较为突出的企业。因此,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要进行科学辨别,广泛听取意见。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竹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odbgbl.cn/post/11637.html

(29)

文章推荐

  • AI行情将向应用端演绎?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来源:@财联社APP微博财联社2月9日讯,春节后首周,在DeepSeek概念强势带动下,A股市场整体反弹,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正收益。2月5日-2月7日,全A指数上涨3.57%。北证50涨幅超12%。科创50、创业板指、中证1000、深证成指相对跑赢全A指数。后市市场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

    2025年02月09日
    50
  • 花旗:维持腾讯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563港元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腾讯控股(00700)旗下微信新增赠送功能“蓝包”,成功拓展春节期间微信生态系统消费场景,尤其是书本类别、零食、玩偶等小型类别,维持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563港元。  该行亦称,虽然视频号内容消费倾向与春节相关,但微信注意到,其间入境内地的消费者对茶饮需求激增,反映微

    2025年02月10日
    46
  • 日本金属工会要求加薪 涨幅创纪录新高

      日本一个代表制造商的主要工会说,其成员在与雇主的年度谈判中寻求创纪录的加薪,这是日本薪资增长势头持续的初步迹象。周四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日本金属工业联合会(JapanCouncilofMetalworkers‘Union)旗下约1,416个工会要求平均每月基本工资上涨14,149日元(

    2025年02月27日
    27
  • 人形机器人突然崩了!高盛美女首席一篇研报成罪魁祸首?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金石杂谈  2月28日,在2月的最后一天,A股、港股集体上演大幅跳水,而在两地市场跌幅最大的非人形机器人莫属。  埃夫特、伟创电气、凯尔达、贝斯特等纷纷跌超10%,兆威机电、北特科技、鸣志电器、中大力德等批量

    2025年03月02日
    23
  • 政府工作报告|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化险资源,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专题:中国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25全国两会财经特别报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

    2025年03月05日
    25
  • 美国财长贝森特试图安抚市场 淡化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四接受采访时淡化了提高关税和削减联邦支出在短期内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贝森特上周曾表示,随著政府试图将更多支出和就业从公共部门转移到企业界,美国经济将经历一场“解毒”。他表示,这不代表他预测将出现经济衰退。  当被问及“解毒”是否是经济衰退的委婉说法时,贝森特回答说:“完

    2025年03月14日
    14
  • 百度地图宣布智驾级车位导航发布,可直接导航至空闲停车位

      新浪科技讯3月14日下午消息,百度地图宣布发布首个智驾级车位导航,率先实现从车道级导航到车位级泊车的无缝衔接。据悉,百度地图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了从道路到停车场内无缝衔接、可直达车位的车道级导航精度,目前已完成全国百万级停车场覆盖;并携手中国铁塔,推动了室内高精定位的规模化应用,为用户

    2025年03月14日
    19
  • 广东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广袤版图中,广东省凭借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拥有着众多优质的高校资源。而二本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广东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全方位探寻这一问题。广东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

    2025年03月17日
    21
  • 福寿园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73亿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54港仙

      福寿园(01448)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收益20.77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溢利3.7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16.4分;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54港仙。

    2025年03月24日
    13
  • 掌握永恒之塔弓星技能,轻松迅速制敌!

    在奇幻绚丽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永恒之塔》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玩家投身其中,开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而在《永恒之塔》丰富多样的职业体系里,弓星这一职业犹如暗夜中的猎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战斗能力,成为众多玩家心中的热门选择。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永恒之塔弓星技能,从而轻松迅速地制敌

    2025年03月29日
    1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4月09日

    我是竹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4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IPO放开传闻又疯传,交易所约投行做宣导?放开门槛?求证:多为假消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4月09日

    本站[竹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4月09日

    本文概览: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赵昕睿 林坚)“通知让抓紧报好企业,未盈利企业IPO也开闸”,有关IPO发行放开的各种说法一时间令市场或振奋,或不安。且有三个传...

    联系我们

    邮件:竹日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